2025年8月29日是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筑梦团在井冈山社会实践的第二天。团队成员如室外38度的高温一般热情似火,积极乐观,克服盘山路带来的不适,用坚定的步伐丈量这片浸润着信仰与热血的红色土地,在革命旧址中触摸历史、对话英雄,身临其境感悟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晨起,从八角楼的微光开启“红军的一天”。在“实事求是闯新路”现场教学中,仿佛看见革命先辈在煤油灯笔耕不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熔铸。毛泽东同志当年在此写下光辉著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突围之路,让“实事求是”从理论概念,化作可触可感的革命智慧。这一课,让我们明白:唯有立足实际、敢闯敢试,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寻得属于青年的“突围密码”。
随后,所有成员急行军3.1公里,山路崎岖复刻长征片段,团队成员汗水大颗大颗滚落,但高温没有阻止大家的步伐,队员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有的主动帮助行军较慢的队友背包背水,有的一路提醒“小心”“慢点”,有的一路照顾其他队友,大家在嘹亮的红色歌曲中振奋精神,没有一人掉队。一步步脚印中,“革命理想高于天”不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团队每个人心中真切的信念。达到茅坪镇马源村,在农户家中,大家一起生火做饭,做红军餐,在炊烟袅袅中体味艰苦奋斗的岁月;大家还热情与老乡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晌午过后,团队一同奔赴黄洋界,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大家驻足胜利纪念碑、齐声朗诵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体验挑粮小道感受挑粮的艰辛……这一次次实践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磅礴力量。正是有了人民的坚定支持,才写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英雄史诗。这一刻,我们更加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蕴。
暮色四合,国防科大“高地薪火”硕博宣讲团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国防安全教育,在团队中再次掀起了“到底什么是国防的意识形态”的大讨论,大家思想碰撞,在宣讲和交流中强化使命担当。
夜晚,中心教室灯火通明,老师和队员们围坐一堂,畅谈这一天的收获与感动,有队员说“是军民情让我懂得了‘人民’二字千钧之重”,也有队员感慨“实事求是就是我们破解难题最锋利的武器”……这些真诚的分享,让井冈山精神真正融入了我们共同的成长记忆。同时,指导老师胡红玉老师、队长及其他成员一起总结反思、提出意见建议,为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和后面几天的培训与实践出智出力。
这一天,是传承与觉醒的交汇。晨光中我们共同铭记信仰,炊烟里我们触摸初心,山风中我们倾听民声,夜色下我们沉淀担当。红色筑梦团的故事仍在继续,井冈山精神的火炬长燃不熄。我们将以青春之名,携手书写更多“让红色基因焕发生机”的实践新篇章。